校园网首页
English
中文版
2024年7-8月 | 总第5期
【编者按】
“西大国际化动态” 按月全方位梳理学校国际化办学进展,旨在掌握各单位国际化的活跃度、师生参与国际化的关注点,营造更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提升国际化工作的针对性,助力学校 “双一流” 建设和事业发展。编辑过程中难免疏漏,我们将吸收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衷心感谢对西南大学国际化工作的关心支持!
SUMMER 2024
重 要 活 动
7月2日,学校举办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和希腊文明”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大楼启用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张卫国、希腊驻华大使叶夫根尼奥斯·卡尔佩里斯、重庆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活动。副校长赵国华主持仪式。
7月8至14日,校长王进军率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有关负责人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第九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暨丝路联盟年会并访问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科技大学等友校。
8月16日,2024“未来之桥”中国—中东欧青年思想者圆桌会在学校顺利举办,党委副书记黄杰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15个国家的33名中东欧国家青年和外国青年组织负责人代表来校参访交流。
7月6至9日,副校长韩旭东应邀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后勤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赴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参加“孔子学院和文明互鉴”暨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主题研讨会。来自中亚地区4个国家13所孔子学院、10余个国际中文教育项目的中外方合作院校代表260余人参会。
7月8日,2024年IEEE世界服务计算大会在深圳召开,学校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等8家单位获得“IEEE Cloud 2024云计算最佳实践奖”。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近500所全球高校齐聚一堂。
人 才 培 养
7月7至19日,学校成功举办2024暑期国际课程周,邀请来自美国、希腊等23个国家的43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名专家教授,开设涵盖各个学科领域61门课程,选课人数2700余人。
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学行天下”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团组26个,共计600余名学生赴英国、日本、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高校交流学习。首次为优秀贫困学生提供全额资助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组织50名优秀贫困生分别赴日本、韩国参加暑期项目。
8月8日,体育学院2021级学生罗诗芳获得女子举重59公斤级金牌。8月7日,体育学院2022级学生贺相红在马拉松竞走男女混合接力比赛中与搭档收获第14名的成绩。此外,学校学子郭涵煜、肖霖昂和张凯、穆文喆也分别作为网球陪练队员和跆拳道陪练队员助力巴黎奥运会。
Olympic 2024
学 术 交 流
7月19至21日,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访问药学院,双方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新中药现代化”联合实验室建设、学生教师互访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7月6至14日,柑桔研究所付行政、王男麒赴德国参加第21届国际植物铁营养与相互作用研讨会(ISINIP)并做学术报告。
7月7至15日,教育学部彭爱辉赴澳大利亚参加第1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并做学术报告。
7月20至29日,心理学部杨娟赴捷克参加第33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并做大会报告。
7月20日至8月18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詹成受邀赴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并与迪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及相关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7月20日至8月18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邹佺、王英受邀赴新西兰奥克兰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并与奥克兰大学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7月21日至8月18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申宇受邀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并与西澳大学电气、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7月23至27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刘波受邀赴澳门参加第15届亚太互联网软件大会。
7月25至3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联合主办“做哲学之路:东方与西方”(Ways of Do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国际暑期学校,来自36所高校的学生参加,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应邀发表主旨演讲,并进行授课。
7月27至31日,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张凯、吕长文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国际甘薯研讨会,张凯做会议报告。
7月28日至8月3日,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李田、陈洁赴奥地利参加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年会并做学术报告。
8月6至11日,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何芳赴日本参加国际女性历史研究联合会(IFRWH)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8月2至10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王智受邀赴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3rd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并在会上作会议论文“Nonconvex Multiview Subspace Clustering Framework with Efficient Method Desig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报告。
8月25至30日,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蒋红波受邀带领15名师生参加第27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并以专题报告和海报形式与国际同行开展深入学术交流。
科 研 成 果
8月28日,植物保护学院王进军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icroRNA maintains nutrient homeostasis in the symbiont-host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昆虫miRNAs的生理功能,还有利于寻获特异的关键miRNA控蚜靶标,为蚜虫类害虫的防控提供新视角。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徐汉福教授课题组首次绘制出高分辨率的大蚕期丝腺全景时空转录图谱,为家蚕丝腺生物学和精准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促进以家蚕为模式的泌丝生物及其丝蛋白研究与利用。
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FOXO-regulated OSER1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extends lifespan in multiple species”,研究发现了调控寿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蚕、线虫、果蝇等多物种中研究,揭示了其通过提升机体对氧化应激的防御力而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保守性机制,展示了OSER1作为实现健康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关键调控靶标的重要前景。
生命科学学院徐洛浩教授团队在《细胞基因组学》(Cell Genomics)发表题为“Comparative genomics illuminates karyotype and sex chromosome evolution of shark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鲨鱼性染色体的演化历史。
7月26日,植物保护学院丁伟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1区Top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在线发表题为“An environmental-friendly resistance inducer in crop protection: V2C MXene nanosheets induce plant resistance to Ralstonia solanacearum via the ET/JA signaling pathway”的研究论文,初步解析了具有天然酶活性和纳米材料特性的碳化钒纳米酶(V2C-NSs)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
国际中文教育
7月11日,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伊朗研究中心伊朗籍汉学家艾森(Ehsan Doostmohammadi)翻译的中文波斯文对照版《论语》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并得到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特别关注与积极宣传。
西大国际化动态
2024年7-8月|总第5期
编辑:雷 也
审核:陈炳君
往期回顾:
西大国际化动态(2024年3月|总第1期)
西大国际化动态(2024年4月|总第2期)
西大国际化动态(2024年5月|总第3期)
西大国际化动态(2024年6月|总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