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版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暑期“学行天下”国(境)外交流学习系列报道之一——农科类优秀本科生赴斯里兰卡研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5 14:35:18  浏览次数: 

【编者按:学生参加国(境)外交流学习人数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观测指标。为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塑造开放心态和创新精神,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组织实施“学行天下”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地区高校访学,暑假期间共成团派出16个,参与学生260余人。现推出《“学行天下”国(境)外交流学习》系列报道,旨在呈现广大学生践行“学行天下”理念,担任文化交流使者的生动体验,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国际化项目,敬请关注。】

为助力农科类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升领导力,7月10日至23日,学校团委联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组织20名农科类优秀学生骨干赴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开展“农学本科生领导力提升研学实践项目”。14天里,同学们远渡重洋,通过课程学习、实地考察与文化交流,在跨文化场景中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双重提升。

第一天大合照1

7月11日,研学实践开营仪式在凯拉尼亚大学植物与分子生物学系报告厅举行。凯拉尼亚大学校长Nilanthi Renuka de Silva、理学院院长Sudath R. D. Kalingamudali、植物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Renuka N. Attanayake出席仪式并致辞,外方教师代表及学校师生参加。此次研学对深化农学国际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以研促学、以行求知,正式开启这场跨越国界的农学探索之旅。

研学期间,同学们较为系统地参与了热带植物多样性、作物病害诊断等专题课程,深入学习植物病理学基础、分子检测技术及斯里兰卡植物保护法规。实验室教学中,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真菌/细菌病害诊断、线虫与病毒检测,并开展DNA提取、PCR扩增等实验操作。通过撰写实验报告与阶段性测试,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在总结反思中持续精进。

041fb83830332803ab3a9348a19bd4a67c4abef7bd924e43be2c8b3c2c7278

走出课堂,研学团队深入斯里兰卡农业实践一线,探访大象孤儿院,观察象群保护模式,理解动植物生态共生逻辑;深入田间地头筛查作物病害,奔赴当地山脉研究热带植物多样性,在真实的农业场景中找问题、寻答案;参观当地博物馆,从历史文化维度深化专业认知,让农学研究与人文视野相互滋养。

 

7月20日,同学们完成测试、提交报告,通过口试答辩与导师深度交流。结营仪式上,中斯双方教师总结研学成果,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最后,中外师生一道组织开展了国际文化联谊活动,通过传统舞蹈、诗歌朗诵等节目展现多元文化魅力,以青春活力深化国际友谊。

此次研学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组织开展,是学校打造的助力农科类优秀学生骨干提升领导力与创新力、拓展国际视野的优质平台,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对接国际、强化实践的育人理念。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多元平台,助力广大学子在知行合一中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案:黄雅凡

供图:西南大学农科类优秀学生骨干赴斯里兰卡研学实训营

审核:陈炳君

◎◎◎◎◎◎
了解更多交流学习项目,请访问国际处/港澳台办网站
http://gjc.swu.edu.cn/

undefined

undefined

国际处/港澳台办微信公众号 海外交流学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