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孤岛”,没有一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疫情爆发之初,先是多国相继对华实施入境限制,再到三四月份海外疫情大爆发,各国纷纷调整出入境政策、实施交通管制、强制社交隔离,国际客运货运锐减,跨境流动几乎陷于停滞。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受疫情影响波及的重灾区,国内师生出不去,国际师生进不来,因公出访、外事来访、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等,不得不取消或推迟。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学校既定各项国际合作与交流年度工作计划难以实施的严峻现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拒绝坐等要靠,主动作为,谋新思变,顺势而动,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一方面牵头做好境外师生疫情防控和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主动致信海外友校及境外师生,及时送上慰问、表达关切、提供帮助;同时全面梳理总结学校国际化现状和问题,找差距、补短板、破瓶颈、强弱项;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理顺内部管理;积极整合优质国际合作资源,挖掘合作潜能,聚焦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国际合作新的“增长点”,朝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以人为本,健全机制,抓实落细境外师生防疫和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
自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目前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考虑到我校仍有600余名师生身处境外,其中大部分在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排名前20的国家,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成立“防范境外新冠肺炎输入风险工作专班”,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依法合规”的工作原则,国际处会同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和各二级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牵头制定《西南大学防范境外新冠疫情输入风险工作方案》(西委〔2020〕19号),第一时间无死角摸清境外师生情况,压实境外师生所属二级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外籍(港澳台)师生“一人一策”,完善境外师生员工入境返校三级审批机制,主动携手海外友校,帮助解决我境外师生疫情期间生活实际困难,确保隔离不隔情、隔疫不隔爱,切实维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健全境外师生日报告制度,及时向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北碚区疫情防控工作组更新境外师生数据。
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在国内疫情最艰难时刻,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47所友校和合作机构纷纷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微视频、慰问信,以及防疫物资等方式表达对我校抗疫的关切和支持。随着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不断爆发,并持续升级,来自疫情国家的我部分海外友校面临巨大抗疫压力。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为体现中国人民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患难与共的民族品格,表达西南大学与友校同舟共济的深情厚谊,张卫国校长积极开展“书信外交”,亲自致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疫情较重国家的50余所友好学校校长,及时表达慰问,送上祝福,分享中国人民在努力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按照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李旭锋书记、张卫国校长的要求,指挥部统一调集2万余个口罩等防疫物资,国际处及时会同相关二级单位分批先后多次向海外友校、孔子学院和境外师生定向寄送爱心防疫国际包裹。此外,国际处也强化责任分工,处务会成员按照各自工作职责,主动与境外师生保持经常性沟通,做好暖心安抚和政策导向工作。
挖潜创新,学校国际化由“提速增量”向“提质增效”迈进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在加强国际化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同时,师生出国境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外专引智、国际合作科研、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合作伙伴全球布局等各项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国际化办学氛围正逐步形成。在前期“提速增量”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冠疫情形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审时度势,决定化危为机,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提质增效”开拓创新,主动为疫情稳定后国际交流大发展,未雨绸缪,秣兵厉马。
积极统筹国际合作资源及学校国际化需求,切实推动与境外友校“一校一项目”和校内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一院一项目”的工作目标。一方面,全面清理学校与世界40多个国家180余所友好高校,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水平大学间签署的合作协议,认真分析各合作友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主动联系,洽谈协商新的互惠双赢合作交流项目,推动双边或多边务实合作及有关合作协议落实落细,最大限度整合全球友好合作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摸清家底,积极对接校内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国际化战略规划和发展需求,主动量身配置优质国际合作资源,开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项目,协助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全校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到2020年底国际项目全覆盖。
“学行天下”—国际课程学分项目开启西南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新篇章。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学校近年来加速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出台激励政策设立专项奖学金,全面支持资助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成功举办暑期国际课程周,再到今年正式启动“优质国际课程学分项目”,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国际化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以“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国际课程周项目”“国际课程 云课堂”为主要支撑的“优质国际课程学分项目”,将从根本上健全完善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更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是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和有益探索,也是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开花的牛鼻子工程。全新打造的“国际课程 云课堂”,既注重对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引入,也为学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主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校及我校共建汉推机构人才培养进行优质课程输出,是一个优质国际课程引入和输出双向交流平台。
外专外教管理服务与国际合作科研工作实现多点创新。疫情期间,《西南大学外专外教工作手册》《西南大学外专外教入职教育培训方案》相继编制完成,即将首次印发试行。海外引智通过国际连线,安全有序推进。空中课堂、隔空指导、线上互动、电子签到、家庭学习迅速成为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常态。《西南大学关于2020年国际课程周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进一步拓展了“国际课程周”的内涵和外延,明确2020年第二届“国际课程周”将首次尝试“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为实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零的突破,王进军副校长近日召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作推进专题会,总结学校自建成立的5个联合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主动对标对表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与验收标准》,明确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全力推动相关申报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稳中求进。3月,学校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联合申报的“动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至此,学校已分别与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的7所知名大学联合建成了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塔学院,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积极确保疫情期间中外合作办学线上教学安全有序开展的同时,全力做好西塔学院和计信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迎评工作。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与外方合作单位视频连线,反复讨论、修改、补正、打磨各种迎评材料,邀请评估专家进行线上指导,迎评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此外,为加强和规范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在充分调研兄弟高校成功做法基础上,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际处已启动《西南大学涉外办学管理办法》草拟工作,并拟牵头创办《西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月报》。
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海外孔子学院的各项教学计划,也让2020年上半年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和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轮换计划暂停。学校一方面积极关心海外孔院师生的生活现状和实际困难,主动送去精神慰问,提供物质援助,一方面支持中方院长和公派教师主动推迟离任赴任计划,切实解决他们因延迟离任赴任的各种后顾之忧,鼓励他们靠前指挥,坚守岗位,坚持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两手抓。疫情期间,我校共建的6个海外汉推机构通过实施线上教学工作、开设全球直播课程、举办抗疫微讲座、征集抗疫绘画作品等方式积极主动开展“战疫”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推介活动,海外汉语学习者超过3000余人次参与了我校共建汉推机构网络教学平台国际汉语云教学活动。
◎◎◎◎◎◎
了解更多交流学习项目,请访问国际处/港澳台办网站
http://gjc.swu.edu.cn/
|
|
国际处/港澳台办微信公众号 |
海外交流学习二维码 |